工信部门网站获悉:中国主导6G标准制定取得突破性进展
国际电信联盟WP5D会议成果综述:
一、会议核心成果与技术突破
2025年10月7日至16日,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第五研究组下设5D工作组(WP5D)第六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成功召开,为2027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(WRC-27)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。会议取得以下重要成果:
6G信道模型标准制定启动
会议正式成立6G信道模型起草组,由北京邮电大学张建华教授担任组长,这是中国首次主导6G国际标准制定工作。该组将建立全球统一的6G信道测量与建模标准,其技术路线图包括:
2026年2月完成初稿
2026年6月启动全球多场景测试
2027年WRC大会正式发布标准框架
关键技术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
频段划分:确定4400-4800MHz、7125-8400MHz两个频段的系统参数,启动14.8-15.35GHz频段兼容性研究
手机直连卫星:制定干扰保护规则,明确对地面IMT系统的保护措施
6G性能指标:形成包含15项能力指标的初步要求列表,新增AI相关能力、感知能力等6项创新指标
中国方案获国际广泛认可
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三个频段共存仿真模型、IMT保护规则及6G技术参数建议均被写入会议文件,其中关于6GHz频段IMT与固定微波协调的研究成果被列为阶段性范例。
二、中国代表团突出贡献
由工信部组织的中国代表团在本次会议上表现卓越:
技术引领:提交17份技术文稿,涉及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等前沿领域
专家主导:张建华教授团队提出的"三维信道建模方法"被确定为起草组基础框架
参会规模:来自华为、中兴等20家单位的60余名专家参与,创历史新高
三、国际反应与产业影响
国际评价
ITU-R官员特别指出:"中国在6G愿景阶段就深度参与,这种模式值得各国借鉴"
三星专家HyoungJin Choi评价中国在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的研究已形成技术壁垒
产业推动
会议成果将直接促进:
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络融合
6G试验频段规划
智能超表面(RIS)技术商用化进程
四、后续工作计划
根据会议决议,重点推进以下工作:
2026年2月:完成6G信道模型初稿
2026年6月:启动全球多场景测试
2027年WRC大会:正式发布6G技术标准框架
本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在6G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,为全球6G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。